毒扁豆堿對乙酰膽堿作用的影響實驗
材料與儀器
蟾蜍 腹直肌
Acetylcholine chloride Physosti gmine salicylic
Magnus實驗裝置 XWTD204臺式自動平衡記錄儀 載波放大器 力位移換能器 氣泵 手術器械 水浴管 支臺
步驟
1. 連接好實驗裝置,保證實驗條件。
2. 記錄裝置的條件:將臺式平衡記錄儀量程旋紐置于 5 mv,打開記錄筆將筆調到記錄 的合適位置。取2 g 砝碼懸掛在換能器的小鉤上,調節載波放大器的“增益”、“調零”旋 鈕,使記錄筆上升1大格(25 mm),取下砝碼后,記錄筆又到原位置(加砝碼時調“增益” 旋鈕,取下砝碼時調“調零”旋鈕,需要重復數次即可)。記錄速度 8 mm/min。
3. 標本的制備:將蟾蜍破壞大腦與脊髓,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開腹部皮膚,在恥 骨上端以小鑷子分別穿線結扎左右腹直肌的肌腱,于結扎的下方剪斷肌建,沿腹白線向 上剪開(應注意避免剪斷腹壁內側的腹壁靜脈)以分離左右腹直肌,再沿腹直肌外緣向 上剪開,在第二腱劃高度分用線結扎兩側腹直肌,并在結扎線上方剪斷肌肉。標本制成 后,以 Ringer 氏液洗凈,放入置有 Ringer 氏液的燒杯內,備用。
本實驗選用蟾蜍腹直肌的理由是因為蟾蜍腹直肌對乙酰膽堿較敏感,藥物作用較緩 和、穩定,易于比較收縮的高度。
4. 標本的懸掛:將腹直肌標本一端固定在浴管底部,另一端懸掛于力位移換能制的 小鉤上。腹直肌的張力變化通過力位移換能器、載波放大器后,記錄在臺式平衡記錄儀 上。懸掛好標本后, 立即換液1次,再給腹直肌標本加前負荷 2 g(上升1大格、25 mm 即 可),穩定 30 分鐘,即可加藥。
5. 給藥方法:按累積給藥法,先觀察各濃度乙酰膽堿收縮蟾蜍腹直肌的量效關系, 給藥順序見表 4-8。然后沖洗,先沖洗4-5次,再每隔 10 分鐘換液1次,待腹直肌標 本重新恢復至基線(約 40 分鐘)后,加入 10-3 mol/L Physosti gmine(毒扁豆堿)0.1 ml,作用 15 分鐘后,仍按累積給藥法加入各度的乙酰膽堿,觀察毒 扁豆堿對乙酰膽堿量效關系的影響,給藥順序見表 4-9。
6. 繪制量效曲線:以乙酰膽堿引起收縮的最大高度為 100%,計算各濃度乙酰膽堿 收縮腹直肌的百分數。計算方法如下:
繪制量效曲線時,以收縮百分數為縱座標,以乙酰膽堿濃度的負對數為橫座標,繪 制量效曲線(曲線A:乙酰膽堿收縮蟾蜍腹直肌的量效曲線;曲線B:毒扁豆堿預處理 后乙酰膽堿收縮蟾蜍腹直肌的量效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