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免疫化學實驗(ICC)
簡介
免疫細胞化學與免疫細胞熒光兩者實現的實驗目的相似,但各有優缺點
方法 | 優點 | 缺點 |
免疫細胞化學 | 樣品可長期保存 | 一次只能標記一種蛋白 |
免疫細胞熒光 | 步驟較簡單,可同時標記不同蛋白,圖片觀賞性強 | 樣品保存時間較短 |
原理
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一抗與樣本中目標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而能夠與一抗特異性結合的二抗上連接有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劑能夠與顯色底物結合并促使其染色,進而對細胞內抗原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
用途
1、在臨床上,用于病理診斷;
2、其結果可視化,能夠定位目的蛋白的表達及位置(彌補 Westernblot 的不足);
3、從現象出發,揭示機制;
材料與儀器
1、樣品:貼壁細胞;
2、試劑:4% 多聚甲醛,PBS,Triton X-100、BSA、一抗、生物素二抗、封片劑;
3、器材:6/12/24 孔板、細胞爬片(蓋玻片)、載玻片、濕盒。
步驟
1)按照實驗要求,將細胞植于含有細胞爬片的細胞培養板,置于細胞培養箱培養;
2)植于孔板的細胞穩定過夜后,分組加藥處理,到達時間后,棄掉細胞培養液,用 PBS 清洗 3 次每次 5 min;
3)加入 4% 多聚甲醛進行固定,15~20 min 后使用 PBS 清洗 3 次每次 5 min;
4) 使用 0.1% 的 Triton X 100 打孔 10min,使用 PBS 清洗 3 次每次 5 min;
5) 使用 0.3% 的雙氧水去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 30 min,PBS 清洗 3 次每次 5 min;
6) 使用 PBS 配制 5% 的 BSA 溶液,每孔 400~500 μL 加入目標孔中,室溫進行封閉1 h;
7) 吸出封閉液,加入稀釋的一抗,以每孔 200 μL 加入目標孔中,4 ℃ 過夜;
6) 吸出一抗,PBS 清洗目標孔 3 次× 5 min。加入生物素二抗孵育 1 h;
7) 吸出二抗,PBS 清洗目標孔 3 次× 5 min。加入 SABC 孵育 1 h;
8) 吸出 SABC,PBS 清洗目標孔 3 次×5 min。加入DAB 顯色 3-5 min;
9) 吸出 DAB,PBS 清洗目標孔 1 次,將細胞爬片片取出,封片,顯微鏡觀察,拍照。
注意事項
1、細胞孔板鋪細胞爬片時,用 PBS 清洗細胞爬片,并用槍頭輕柔均勻往下壓下細胞爬片,趕走爬片與孔板間空氣,以免細胞在爬片與孔板間貼壁生長;
2、為防止細胞脫片,可預先用多聚賴氨酸處理細胞爬片;
3、參考抗體說明書使用抗體稀釋比例;
4、一抗孵育選擇 4 ℃ 過夜孵育,樣品置于濕盒;
常見問題
1、信號弱或者無信號:
1)細胞或組織樣本保存時間過長;
2)抗體濃度不合適,孵育時間不足:參照抗體說明書的適當提高稀釋濃度,延長孵育時間,建議 4 ℃ 過夜孵育;
3)試劑過期或失效,更換試劑;
2、高背景:
1)封閉不充分,適當延長封閉時間;
2)抗體濃度過高;
3)抗體孵育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
4)清洗不充分,每步清洗 3 次每次 5 min,置于搖床清洗;
3、非特異性染色:
1)實驗步驟錯誤,重復實驗并設立陽性對照組;
2)組織中無抗原:設陽性對照以驗證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