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熒光定量 PCR-FP 技術
原理
帶熒光標記的寡核苷酸探針分子小,偏振光弱。當探針與 DNA 上的特異片段結合后分子量增大,偏振光增強。在 PCR 擴增時,隨著引物介導的新鏈形成,探針從模板上解離下來,重新成為游離狀態,偏振光又減弱。
在每一個 PCR 循環退火階段,探針又可與 DNA 鏈重新配對,偏振光增強。在此階段檢測偏振光的增值,可對其進行定量檢測。而當所擴增的核酸序列中不含與探針相配對的特定 DNA 片段時,熒光探針無法與核酸序列配對,其熒光偏振值很弱。故可檢測擴增核苷酸序列中是否含有目的 DNA 片段。
用途
通過熒光強度和標準品濃度制作工作曲線,檢測目的基因、對目的基因進行定量。
材料與儀器
MJ Research V2.0;Victor Ⅱ熒光偏振檢測儀;dNTPs、Taq DNA 聚合酶、血清標本、引物和探針。
步驟
1、血清處理:在 30 μl 血清標本中加 30 μl 處理液(10 mmol/L Tris-HCl、pH 8.0 1 mmol/L EDTA、1 ml/L NP40)于離心管中煮沸 15 min,7 000 r/min 離心 5 min。吸取上清液 2 μl 作模板。
2、PCR 擴增反應和液相雜交: 取 2 μl 模板加到 28 μl PCR 反應液中(10×PCR 緩沖液 3 μl,dNTPs 各 160 μmol/L,上游通用引物 C1 和下游通用引物 C2 各 3 pmol,探針 1.5 pmol,Taq DNA 聚合酶 1 U)。PCR 程序:94 ℃、2 min 后進入循環,94 ℃、5 s,60 ℃、55 s,72 ℃、45 s,循環 25 次,最后 94 ℃、5 s,45 ℃、20 s。
3、探針雜交:取 10 μl 雜交后的 PCR 產物加入含有 45 μl 雜交液(其中含 1 g/L 聚乙二醇 4 000,300 ml/L DMSO,6×SSC(pH10),0.01 mol/L 磷酸鈉(pH 8.0),1 mmol/L EDTA(pH8.0),5 g/L SDS,100 μg/ml 變性鮭魚精 DNA,5 g/L 脫脂奶粉)的用于熒光偏振檢測的微孔中,混勻后 40 ℃ 水浴放置 10 min,然后用 Victor Ⅱ 熒光偏振檢測儀檢測熒光素 R110 的偏振值。
4、判定標準計算: 本實驗方案以檢測 HBV DNA 血清樣本為例,隨機選 10 份 HBV DNA 陰性血清和 10 份 HBV DNA 陽性血清進行檢測,cut off 值=陰性樣本結果的平均偏振光值+10%×陽性樣本結果的平均偏振光值。偏振光值>cut off 值×110% 的樣本為陽性,<cut off 值×90% 的樣本為陰性, 而在 2 個界限內(包括界限值)的樣本為+/-。判斷標準為:cut off=60 mp,那么陰陽性判斷標準為 54 和 66 mp。
注意事項
1、在 FP 檢測中,被標記分子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對于特定的熒光團,增加分子量會降低潛在的檢測窗口;
2、被標記分子的可允許大小也取決于標記的熒光壽命;
3、熒光標記分子大小<1.5 kD 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