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氏葡萄球菌
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氧化酶陰性的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廣泛存在于人體皮膚、鼻腔、口腔及腸道等部位,屬于條件致病菌。
01 生物學特性
形態與排列
菌體呈球形,直徑0.5~1.5μm,無芽孢與鞭毛,不運動。
顯微鏡下可見單菌、雙菌或葡萄狀聚集排列,革蘭染色呈藍紫色(陽性)。
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形成直徑1-2mm的圓形、灰白色或淡黃色菌落,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部分菌株邊緣呈黃色或橘色環。
培養特性
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35~37℃,pH 7.0~7.3。
營養要求低,可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但需添加10%~15% NaCl以促進檢出。
培養基配方:胰蛋白胨15.0g、大豆胨5.0g、氯化鈉5.0g、瓊脂15.0g(pH 7.0~7.3)。
生化反應
觸酶陽性,凝固酶陰性。
可分解多種糖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產酸,不分解甘露醇。
耐熱核酸酶試驗陰性(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區分)。
02條件致病性
作為人體正常菌群,通常無害,但在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腫瘤化療、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皮膚屏障破損時,可引發機會性感染。
感染途徑
皮膚感染:通過創口或毛囊侵入,引起癤、蜂窩織炎、痤瘡等。
呼吸道感染:空氣傳播進入呼吸道,引發肺炎、鼻竇炎。
血液感染:通過血液播散,導致敗血癥、心內膜炎。
消化道感染:食用污染食物后,可能引發腹痛、腹瀉。
03傳播途徑
通過接觸、空氣傳播或食物污染感染人體。醫院內感染多與侵入性操作(如導管插入、手術)相關,需加強手衛生與環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