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皮細胞培養實驗
原理
內皮細胞易于從血管分離進行培養成單層細胞,對研究內皮細胞再生生、腫瘤促血管生長因子(TAF)等有很大應用價值。人內皮細胞培養可應用人臍帶臍靜脈、動物大動脈等,用灌流消化法獲取細胞最為簡便。
材料與儀器
臍帶
膠原酶 消化液 PBS
注射器 離心管 培養基
步驟
1. 取產后的新鮮臍帶;如不立即培養可保存于4 ℃中,但不宜超過12 小時;無菌剪取長10~15 厘米一段。其它如胚胎和幼體動物的大血管,亦可用于培養;
2. 先用三通注射器吸溫PBS液注入臍帶的臍靜脈中,洗除殘血;注入口處宜用線繩結扎,以防液體返流;
3. 用血管鉗夾緊臍帶一端,從另端向臍靜脈中徐徐注入最終濃度為0.1 %的膠原酶,待末端出現液體后結扎之,令充滿血管,注入口應應結扎,以防液體返流,消化3~10 分鐘;
4. 吸出含有內皮細胞的消化液,注入離心管中;為獲取更多細胞,可再注入溫PBS沖洗2~3 次徹底清除干凈殘余細胞,一并注入離心管中離心;
5. 吸除上清,加1640培養液,制成細胞懸液,接種入瓶皿中培養,順利時2~3 天內細胞即可長成單層。
常見問題
一、討論
內皮細胞生長后,開始細胞成梭形,類成纖維細胞,連接成片后始顯內皮細胞形狀。
首次用膠原酶消化時,應做預試驗,以找出最佳消化時間,以防止消化不足細胞未脫落,也避免因消化過度使內皮細胞底層成纖維細胞混入。我們曾試用胰蛋白酶消化,效果遠不如膠原酶好。
人臍帶易于獲得,培養效果好;細胞生生后,一般傳6~7 代后即衰退,難以長期維持。
用兔血管內皮細胞培養較好,可傳10~30 代;不同部位血管內皮細胞生物學性狀不同,對各種作用因素反應亦有很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