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細胞培養實驗
原理
巨噬細胞屬免疫細胞,有多種功能,是研究細胞吞噬、細胞免疫和分子免疫學的重要對象。巨噬細胞容易獲得,便于培養,并可進行純化。但屬不繁殖型細胞群,難以長期生存,好的條件下僅能生活2~3 周,因之多用作初代培養。巨噬細胞也能建成無限細胞系;大多來自小鼠,如P388D-1、J774A.1、RAW309、Cr.1 等,均已獲惡性。培養中的巨噬細胞仍保留著原有形態特點和吞噬異物功能,并易于傳代和從培養瓶壁分離,但卻難以建立成為傳代細胞系。
材料與儀器
Eagle 肝素 血清
解剖臺 蠟板 鑷子 解剖剪 注射器 針頭 離心管 吸管 培養瓶 細胞計數器
步驟
培養巨噬細胞可用各種方法和各種來源獲取細胞,其中以小鼠腹腔取材法最為實用。人的材料除來源不同外,培養方法大同小異。
1. 實驗前三天,向每只小鼠腹腔內注入無菌硫羥乙酸肉湯1 ml(勿注入腸內);
2. 引頸殺死動物;手提鼠尾將全鼠浸入70 %酒精中3~5 秒;
3. 置動物于解剖臺上,用針頭固定四肢,雙手持鑷撕開皮膚拉向兩側,暴露出腹膜,但勿傷及腹膜壁;
4. 再用70 %酒精擦洗腹膜壁后,用注射器吸10 ml Eagle液注入腹腔中,同時從兩側用手指揉壓腹膜壁,令液體在腹腔內充分流動;
5. 用針頭輕輕挑起腹壁,使動物體微傾向一側,使腹腔中液體集于針頭下吸取入針管內;
6. 小心拔出針頭,把液體注入離心管中,250 g(4 ℃)離心10 分鐘后,去上清,加10 ml Eagle培養基;
7. 計數細胞,每只小鼠可產生20~30×106 細胞,其中90 %為巨噬細胞;
8. 為獲取3×105 個貼附細胞/平方厘米,需接種2.5×106 /ml;
9. 為純化培養細胞,去除其它白細胞,接種數小時后,去除培養液,用Eagle液沖洗1~2 次后,再加新Eagle培養液置37 ℃CO2溫箱中培養。
常見問題
一、培養技術要點
1. 來源和取材
巨噬細胞可來源于人胸水、腹水、血和透析液等材料。實驗多從動物血液、肺、脾和胸腹腔獲取,其中以從動物腹腔取材最常用。在不加任何刺激物自然情況下,一個小鼠腹腔中,就含有2~3×106 個細胞,而且大多無炎癥反應,沖先出來即可用于培養。如欲獲取多量巨噬細胞,可于取材3~5 天前,向動物腹腔中注射刺激物,便能獲得大量細胞。刺激物種類很多,如牛血清、礦物油、硫羥乙酸鹽肉湯等,均能刺激產生大量巨噬細胞;缺點是很多刺激物能激活吞唾細胞并被其吞噬,進行培養以后,刺激物常不能很快被消化掉,殘留在細胞內,能干擾細胞代謝。用40 μg的PHA注入腹腔中,能產生6~8×106 個細胞,而且無刺激性,效果較好。從500 ml血中能獲取108 個單核細胞,但易雜以血小板及其它白細胞,尚需做進一步的分離和純化。
2. 純化和分離
從各種來源和用各種方法所獲的巨噬細胞群中,多混有其它細胞成分,如淋巴細胞、中性細胞、血小板和成纖維細胞等,應把它們分離出去。附著分離法比較實用,原理是借用大多數單核巨噬細胞有極易附著于玻璃表面的特性,在先把細胞群置于玻璃培養容器中數小時后,巨噬細胞能最先附著于玻璃表面,此時再用培養液或PBS 沖洗掉尚未附著的中性粒細胞和激活的T 淋巴細胞等,剩余巨噬細胞純度可達95 %。如中性粒細胞也附著,可繼續延長時間至24 小時,此時大多數巨噬細胞都已附著于瓶壁,而中性粒細胞可變性死亡。繼之再從瓶壁上把巨噬細胞分離下來進行培養,便獲得純凈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對胰蛋白酶和EDTA均不敏感,不易使之離壁,必要時可用膠刮刮除,但可能損傷細胞。用不加防腐劑的純利多卡因處理(干液為PBS配的360 mM液,用1 N NaOH調節pH值到6.6,同時稀釋成12 mM濃度),加入培養基中,37 ℃作用5 分鐘,可使巨噬細胞變圓,此時稍加吹打,即可使細胞分離。注意要控制好作用的時間,以免細胞丟失。
3. 培養條件
據實驗目的不同,可選用各種培養基:如199(加新鮮谷氨酰胺加青鏈霉素);NCTC-135;RPMI 1640;Ham12等均適于巨噬細胞培養。大多數巨噬細胞培養可加10 %~40 %的血清,小鼠巨噬細胞加10 %小牛血清,用無血清培養基亦可。新生小牛血清中含有抗體,能刺激巨噬細胞成熟。也可用乳清蛋白培養。巨噬細胞適于CO2溫箱培養,pH7.2,細胞接種密度以2~4×105 /cm2為宜。
4. 生物性狀和鑒別
培養中的巨噬細胞在很多方面與淋巴細胞或其它白細胞相似,應嚴加區別。正常巨噬細胞能附著瓶壁,胞質延展,細胞大小介于10~50 微米之間,胞核呈特有的腎形,胞質有皺褶,細胞群多時能連接成單層;有時細胞呈多角形并連接成網狀。巨噬細胞對胰蛋白酶有抵抗性,借此可下其它細胞相區別,也是淘汰其它細胞的方法。單核巨噬細胞胞質中含有豐富的非特異性脂酶,并具有C3b和FC表面受體。巨噬細胞對培養環境敏感,很易發生與在體內時很大不同的改變;有強烈的吞噬活動。如向培養環境中加入淀粉粒、乳膠粒、紅細胞及調理素(或新鮮血清、特異抗體)等,可見巨噬細胞能吞噬五個以上的顆粒。
細胞狀態不良時,胞質常不延展,胞體變圓,不透明,或脫離瓶壁飄浮在培養液中和失去吞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