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細胞培養實驗
材料與儀器
肌組織
Hanks 胰蛋白酶 血清 胎汁
紗布
步驟
動物胚或幼體的大腿肌組織為最好的培養材料。取材常用生后1~2 天的乳鼠(Wistar 大鼠更好)。
1. 殺死動物,無菌取大腿肌組織,切成0.3~0.5 厘米小塊;
2. 用不含鈣鎂離子的Hanks液配的0.25 %胰蛋白酶消化,無菌紗網或紗布濾過,合成培養基加10 %小牛(或馬)血清培養,為促進分分蘗節經可加1 %的胎汁;
3. 細胞接各量為2×106 /皿;接種在膠原或明膠的底物上能促進細胞分化。明膠制備比較簡單,常用Hanks液配的0.01 %明膠。
細胞接種率約為50 %;細胞生長開始呈紡錘形,培養50~52 小時后將出現融合形成肌細胞狀多核纖維。數日后融合停止,此時能觀察到橫紋。一般在融合后二三天內能見到收縮現象;因收縮運動有時可導致細胞從底物脫離。在初代培養時,如發現成肌細胞(Myoblast)所占比例很少時,根據成肌細胞比非成肌細胞貼壁慢的特點,可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反復貼壁法,淘汰掉非肌細胞成分。骨骼肌細胞可進行傳代培養,使之成為有限細胞系;但易失去分化現象;表現為成肌細胞不發生融合,從而不能形成多核肌纖維和出現收縮現象,只有培養條件良好時,才可發生肌細胞收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