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腫瘤細胞培養存活率和生長率的實驗
原理
根據人們的經驗,腫瘤細胞在體外不易培養,建立能傳代的腫瘤細胞系更為困難。
當腫瘤組織或細胞初代接種培養后,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完全無細胞游出或移動;
2. 有細胞移動和游出,但無細胞增殖,細胞長時間處于停滯狀態以致難以傳代;
3. 有細胞增殖,傳若干代后停止生長或衰退死亡;
4. 傳數代后細胞增殖緩慢,經過一段停滯期后,才又呈旺盛生長狀態,形成穩定生長的腫瘤傳代細胞系。
以上現象說明腫瘤細胞對體外生存條件有較高的要求,并需經過對新環境的適應才能生長,因此欲獲得好的培養效果,不能局限于一般培養法,必須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
材料與儀器
瘤組織
Hanks
棉球
步驟
一、適宜底物
如:把經過純化的細胞接種在不同的底物上,如鼠尾膠原底層、飼細胞層等。
二、生長因子
應用促細胞生長因子,向培養液中增加一種或幾種促細胞生長因子。根據細胞種類不同選用不同的促生長物,常用有胰島素、氫化可的松、雌激素以及其它生長因子。
三、動物體媒介培養
為提高腫瘤細胞對體外培養環境的適應力和增加有活力癌細胞(干細胞)的數量,可采用動物體轉嫁接種成瘤后,再從動物體內取出進行培養,能提高體外培養的成功率。受體動物以裸鼠最好。
1. 瘤塊接種
取新鮮瘤組織,用Hanks液洗凈血污,切成1~3 毫米小塊,用穿刺針頭吸一小瘤塊,用酒精棉球擦拭動物腋部后,直接刺入皮下,注入瘤塊。
2. 飼養觀察,待腫瘤生長達較大體積后,剝取出瘤組織。
3. 進行體外培養。
4. 為防止失敗,仍取部分瘤組織繼續在裸鼠體內傳代。通過裸鼠媒介接種,有活力的腫瘤細胞數量增多,細胞培養易于成功。
腫瘤細胞培養方法與培養正常細胞完全相同,但成功率比正常細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