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鼠肝組織中淋巴細胞提取過程
關于小鼠肝組織中淋巴細胞提取過程,有不明白的小伙伴可以一起來看看啦。針對實驗過程以及用材,方法等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小伙伴們各自斟酌。
取前處理:眼球靜脈注射conA
18小時后肝損傷最嚴重,準備取肝。
⑴摘眼球放血
⑵先用酒精將小鼠的腹部淋濕,再用剪刀剪開外皮,再用手撕開,拿鑷子把肝取出
⑶把肝放入提前準備好的培養皿中,培養皿中有些1x PBS
⑷取一張未用過的大小合適的鋼網,把肝放到鋼網上并把鋼網照到培養皿上,按緊,用針管塞研磨肝組織,直至研碎
⑸把研磨好的肝組織液轉移到錐形離心管中,并用1x PBS沖洗殘留組織。用1x PBS把所有的錐形離心管液體加到一個高度
⑹500轉 離心1分鐘后 取上清并把上清轉入到新的錐形離心管中,轉管時用鋼網過濾
⑺2200轉 離心10分鐘后 棄去上清
⑻在離心期間配制percoll梯度離心液:
90%的梯度離心液共20ml:18毫升percoll原溶液+2毫升10x PBS
70%的梯度離心液共18ml:12.6毫升90%percoll溶液+5.4毫升1x PBS
40%的梯度離心液共18ml:7.2毫升90%percoll溶液+10.8毫升1x PBS
⑼把3毫升40%的梯度離心液,倒入到離心后的細胞中,混勻。取新的離心管,每個錐形離心管中先加入3毫升70%的梯度離心液,在把懸有細胞的40%的梯度離心液加入到盛有70%的梯度離心液的離心管中,注意第一槍要緩慢加入使它形成一個穩定的液面,兩層液體體積比最好為3:3
⑽1260 G ,20度,升6,降2,離心30分鐘后形成三個液面,紅細胞會沉入最下層液面,中層有淋巴細胞,上層為厚厚的一層肝組織的其它細胞(應該為肝的實質細胞)
⑾越過上層界面吸取中層液體(中間為薄薄的一層白色淋巴細胞,吸取時會把上層40%液體吸入),大約有三毫升,把吸取的液體放到新的錐形離心管中并加入適量1xPBS沖洗,然后2200轉 離心10分鐘
⑿離心后棄去上清,向其中加入少許1x PBS(如200微升),吹打混勻,轉入96孔圓底細胞培養板中
⒀2000轉 離心5分鐘,棄去上清 注意棄上層液體不要棄第二次,防止液體回流把細胞棄出
以下步驟在超凈工作臺中進行,用之前應進行準備工作紫外照射,通風,亮燈,75%的酒精擦拭桌面、微量移液器等。
⒁取15毫升RPMI—1640完全培養液(含有10%的胎牛血清即FBS),向其中加入PMA(1:1428),Ion(1:1000),Glogistop(1:1000),IL-2(1:500);其中PMA和Ion刺激淋巴細胞成倍分泌細胞因子,Glogistop抑制細胞因子向細胞外的分泌,便于后期檢測,其較Glogiplug應用范圍更廣,作用相同,IL-2可刺激淋巴細胞的增殖;使它們混合均勻
⒂每孔加入200微升配好的培養液(共培養了12個孔),蓋上蓋子
⒃把細胞培養板放入到37度水泵式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
⒄6小時后,取出2000轉 離心5分鐘 棄上清
染色前準備:每孔應配成50微升的體系,表面染色用1xPBS配,12個孔共需600微升,其中每種抗體加入的比例為1:200即需要抗體,600 x 1/200=3微升,其余用1xPBS補滿即可(也可取600微升1xPBS再加入3微升抗體,因比例較小可這樣粗略計算)。胞內染色:表面染色結束后用200毫升1xPBS洗一遍,2000轉 離心5分鐘 棄上清;之后先用2%的甲醛(2g甲醛溶于100ml 1xPBS中,也可用37%-45%的甲醛溶液稀釋得到)固定 避光30分鐘,再進行打孔,用0.5%的saponin(0.5g saponin溶于100ml 1xPBS中)打孔 避光30分鐘;用INF-?抗體(也配成50微升的體系此次用saponin配)染色30分鐘 避光
⒅細胞表面染色,此次用抗體NK1.1和抗體TCRβ(也可用抗體CD3)染色,4℃ 15分鐘 避光;染好后加200微升1xPBS洗去未染上的抗體,2000轉 離心5分鐘 棄上清
⒆用2%的甲醛固定細胞 避光 30分鐘,用0.5%的saponin打孔 ,避光30分鐘;用量:在細胞培養板中固定、打孔各用200微升,若在流式管中固定、打孔各用2ml;用INF-?抗體染色30分鐘 避光,染好后用200微升1xPBS沖洗,2000轉 離心5分鐘 棄上清;向孔中加入適量1xPBS吹打混勻,轉入流式上機檢測的管中,轉好后加入適量1xPBS待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