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層層析的特點與發展歷程
一、薄層色譜技術的特點
薄層色譜技術具有其他色譜技術共同的特征,即利用樣品中各組成成分的不同物理特性把它們分離開來。這些物理特性包括分子 大小、形狀、所帶電荷、揮發性、溶解性及吸附性等。
1.薄層色譜系統的組成部分
固定相:可以是一種固體、凝膠或固定化的液體,或起支撐作用的基質。
色譜板:把固定相薄薄涂布在玻璃或塑料板上。
流動相:又稱展開劑,起溶劑作用的液體,用于協助樣品在固定相表面以不同速度進行遷移。
運送系統:用來促使流動相通過色譜床。薄層色譜的運送過程是借助毛細管作用、壓力或者離心力等設備。
檢測系統:用于檢測所分離的物質。
2.薄層色譜技術的特點
①色譜系統所用器材簡單,價格低廉,操作技術易學,容易在一般實驗室推廣。
②不受樣品種類的限制,適用范圍較廣。不僅可用于復雜成分的分離,還可用于未知成分的分離和檢測。并且檢測可用的手段選擇性多,較為方便。
③具有多路柱效應,可同時進行多個樣品的分離,且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
④樣品前處理比較簡單,精度要求不高,還可直接用樣品的粗提物點樣。實驗時溶劑用量少,更換容易,實驗成本較低。
⑤在獲得典型色譜圖后,既可以直接掃描進行測定,也可通過彩色攝影制成彩色圖譜 或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后作為規范文件永久保存。
二、薄層色譜技術發展演變歷程
薄層色譜法是20世紀50年代從經典柱色譜法及紙色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色譜技術。進入20世紀60年代后,人們對薄層色譜法在使用器材的不斷改進、操作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如薄層板的制備和點樣裝置的從手工逐步過渡到自動,從人工控制到機械化自動控制,使薄層色譜法的操作精度日益提高,因而也就為該項技術在中藥及其制劑中各類化學物質的定性與定量分析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條件。特別是在近20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滲透,人們對薄層色譜法在縮短分離時間、提高分離效率、提高檢測靈敏度、保證定量精度及擴大應用范圍等方面不斷進行研究,使該方法不僅在儀器設備 上不斷完善,而且在技術水平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表現。
第一方面,薄層色譜與其他分離分析技術聯用,更加拓寬了薄層色譜技術的適用范圍。比如,與其他色譜法聯用從而產生了薄層色譜與高效液相色譜法聯用、薄層色譜與氣相色譜 聯用、HPLC-GC/MS-TLC聯用、高速反流色譜與薄層色譜聯用等技術。這些聯用技術有效地解決了一些組成復雜而含量又極微的化學成分分離的技術難題。
第二方面,薄層色譜與其他分析檢測儀的聯用,增加了分析檢測的準確性和精密度。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其定性的功能,而且還可以對樣品中被分離的一種或多種成分進行在線聯用定量分析,這與以往將斑點從薄層上刮下后再與各種光譜聯用相比,其準確性和精密度都有顯著提高。比如,薄層色譜--紫外可見光譜掃描儀(如Camag II型薄層掃描儀/HP300計算機系統),在光源允許的范圍內,可選擇多達9種波長,依次自動掃描,從而獲得三維光譜的薄層色譜圖,人們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繪制的三維圖,直觀地看到各組分在不同波長的吸光強度及其變化情況,選定波長時同時掃描測定樣品中各成分的含量。此外,還有薄層色譜法與光譜法聯用而產生的薄層色譜與原子吸收光譜聯用、薄層色譜與紅外光譜聯用、薄層色譜與拉曼光譜聯用、薄層色譜與光聲光譜聯用、薄層色譜與質譜聯用、薄層色譜與核磁共振聯用和薄層色譜與數字自動化放射自顯影聯用等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聯用,人們可以獲取豐富的被測化合物的結構信息,也使薄層色譜的定性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類似這樣的聯用技術還包括與電化學法聯用而出現的薄層色譜法與方波陽極伏安法聯用、薄層色譜法與脈沖極譜法聯用、薄層色譜與庫侖滴定法聯用等技術,它們在解決復雜的中藥化學成分檢測的問題方面均獲得了滿意的結果。
第三方面,薄層色譜照相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專業攝影技術,主要是對經過色譜的薄層板,在燈光(日光)或一定波長的紫外光下,將可見光或熒光斑點完整地以照片形式記錄下來,從而得到一張永久性的薄層色譜圖,它記錄了薄層色譜的所有信息。近年來利用數碼技術直接將圖像信息輸入計算機內進行儲存和打印,不僅提高了薄層圖像的質量,而且還保證了薄層色譜數據資料的規范性。
北京天優??瞪锟萍加邢薰?/span>
官網:http://www.dhfpump.com/
服務熱線:400-860-6160
聯系電話/微信:13718308763
QQ:2136615612 3317607072
E-mail:Tianyoubz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