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氨醇單胞菌
鞘氨醇單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是一種革蘭陰性、需氧、非發酵桿菌,廣泛存在于土壤、水體及醫院環境中。作為條件致病菌,它主要引起院內感染,以菌血癥和呼吸道感染為主。其名稱源于代謝特性:產生鞘氨醇類脂質且運動性弱。
2. 基本特征
生理特性:嚴格需氧,氧化酶陽性,觸酶陽性。 代謝特殊:含鞘糖脂(細胞壁成分,替代脂多糖LPS,低內毒素活性)。 環境適應性
在低營養環境(如蒸餾水)中長期存活,>30天。 分解芳香烴污染物(可用于生物修復)。
3. 培養條件與菌落形態
培養基:普通血瓊脂或巧克力瓊脂,需氧培養(35°C,24-48小時)。 菌落特征:直徑1-2mm,淡黃色至亮黃色(產黃色素),隨時間延長色素加深(72小時呈橙黃色),光滑濕潤,邊緣整齊。
4. 臨床感染特征
感染類型
導管相關菌血癥:發熱、寒戰,無明確感染灶(血培養陽性為唯一線索)。 呼吸道感染:院內肺炎(與呼吸機相關),常混合其他革蘭陰性菌。 罕見感染:腹膜炎(腹膜透析者)、眼部感染(術后眼內炎)
特點:感染進展相對緩慢(區別于銅綠假單胞菌等急癥病原)。
5. 實驗室檢測方法
生化鑒定:葡萄糖氧化⊕、麥芽糖⊕、乳糖?。 分子鑒定:16S rRNA基因測序和gyrB(DNA旋轉酶基因)分析。
6. 體外滅活方法
物理滅活:濕熱滅菌(121°C 15分鐘)、干熱(160°C 1小時)。 化學消毒
含氯消毒劑:500ppm有效氯(作用10分鐘)。 70%乙醇:擦拭設備表面(1分鐘接觸)。 過氧乙酸:0.5%溶液浸泡器械(30分鐘)。
生物膜清除:需聯合機械清洗+酶清潔劑(生物膜使其耐消毒性增強10倍)。
治療方案
首選藥物
氟喹諾酮類(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復方新諾明。
重癥/耐藥株:碳青霉烯類(美羅培南)、三代頭孢(頭孢噻肟)。
耐藥性
天然耐藥
氨芐西林、一代頭孢(產AmpC β-內酰胺酶)。
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耐藥率>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