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PAGE電泳測定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
實驗原理
SDS-PAGE電泳法,即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
1.在蛋白質混合樣品中各蛋白質組分的遷移率主要取決于分子大小和形狀以及所帶電荷多少。
2.在聚丙烯酰胺凝膠系統中,加入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鈉(SDS),SDS是一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加入到電泳系統中能使蛋白質的氫鍵和疏水鍵打開,并結合到蛋白質分子上(在一定條件下,大多數蛋白質與SDS的結合比為1.4gSDS/1g蛋白質),使各種蛋白質—SDS復合物都帶上相同密度的負電荷,其數量遠遠超過了蛋白質分子原有的電荷量,從而掩蓋了不同種類蛋白質間原有的電荷差別。此時,蛋白質分子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于它的分子量大小,而其它因素對電泳遷移率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3. 當蛋白質的分子量在15000~200000之間時,電泳遷移率與分子量的對數值呈直線關系,符合下列方程:
1gMr =K― bm R
式中:Mr為蛋白質的分子量;K為常數;b為斜率;mR為相對遷移率。在條件一定時,b和K均為常數。
若將已知分子量的標準蛋白質的遷移率對分子量的對數作圖,可獲得一條標準曲線。未知蛋白質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電泳,根據它的電泳遷移率即可在標準曲線上求得分子量。
北京天優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官網:http://www.dhfpump.com/
服務熱線:400-860-6160
聯系電話/微信:13718308763
QQ:2136615612 3317607072
E-mail:Tianyoubzwz@163.com